PLC編程控制系統梯形圖
PLC梯形圖是一種將PLC內部等效成由許多內部繼電器的線圈、常開觸頭、常閉觸頭或功能程序塊等組成的等效控制線路。圖1是PLC梯形圖常用的等效控制元件符號。
圖1梯形圖常用等效控制元件符號
a)線圈 b)常開觸頭 c)常閉觸頭
圖2是電動機全壓起動的PLC控制梯形圖,由FR常閉觸頭、SB2常閉按鈕、KM常開輔助觸頭與SB1常開按鈕的并聯單元、KM線圈等零件對應的等效控制元件符號串聯而成。電動機全壓起動控制梯形在形式上類似于接觸器電氣控制線路圖,但也與電氣控制線路圖存在許多差異。
圖2 電動機全壓起動控制梯形圖
梯形圖中繼電器元件物理結構不同于電氣元件
PLC梯形圖中的線圈、觸頭只是功能上與電氣元件的線圈、觸頭等效。梯形圖中的線圈、觸頭在物理意義上只是輸入、輸出存儲器中的一個存儲位,與電氣元件的物理結構不同。
梯形圖中繼電器元件的通斷狀態不同于電氣元件
梯形圖中繼電器元件的通斷狀態與相應存儲位上的保存的數據相關,如果該存儲位的數據為“1”,則該元件處于“通”狀態,如果該位數據為“0”,則表示處于“斷”狀態。與電氣元件實際的通斷狀態不同。
梯形圖中繼電器元件狀態切換過程不同于電氣元件
梯形圖中繼電器元件的狀態切換只是PLC對存儲位的狀態數據的操作,如果PLC對常開觸頭等效的存儲位數據賦值為“1”,就完成動合操作過程,同樣如對常閉觸頭等效的存儲位數據賦值為“0”,就可完成動斷操作過程,切換操作過程沒有時間延時。而電氣元件線圈、觸頭進行動合或動斷切換時,必定有時間延時,且一般要經過先斷開后閉合的操作過程。
梯形圖中繼電器所屬觸頭數量與電氣元件不同
如果PLC 從輸入繼電器I0.0相應的存儲位中取出了位數據“0”,將之存入另一個存儲器中的一個存儲位,被存入的存儲位就成了受I0.0繼電器控制的一個常開觸頭,被存入的數據為“0”;如在取出位數據“0”之后先進行取反操作,再存入一個存儲器的一個存儲位,則該位存入的數據為“1”,該存儲位就成了受繼電器 I0.0控制的一個常閉觸頭。
只要PLC內部存儲器足夠多,這種位數據轉移操作就可無限次進行,而每進行一次操作,就可產生一個梯形圖中的繼電器觸頭,由此可見,梯形圖中繼電器觸頭原則上可以無限次反復使用。
但是PLC內部的線圈通常只能引用一次,如需重復使用同一地址編號的線圈應慎之又慎。與PLC不同的是電氣元件中觸頭數量是有限的。
梯形圖每一行畫法規則為從左母線開始,經過觸頭和線圈(或功能方框),終止于右母線。一般并聯單元畫在每行的左側、輸出線圈則畫在右側,其余串聯元件畫在中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