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來,國產變頻器的進步是非常大的,以往國產變頻器客戶不敢使用,一聽到國產的,推掉了,到今天已經開始接受了,從這個角度而言,國產變頻器有機會像家電行業一樣占有全部的低壓市場,但是這個過程可能非常漫長,國產變頻器和國外品牌變頻器的確依然存在著差距,即使是低壓變頻器市場,國外品牌依然占有率超過六成,
可靠性
變頻器屬于工業品配件,配套使用在機器設備上,長期運行在工業惡劣環境中,這些環境有高溫,潮濕,粉塵多,震動厲害等特點,而設備本身需要連續不間斷工作生產,所以變頻器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。
隨著技術交流和市場交鋒互相學習,國產變頻器已經向進口品牌學習了不少工藝上的控制細節,國內的貼片等焊接技術,PCB板的制造工業也得到了非常幅度的提升,而且老化和耐久測試都有了很大的進步。
但是在具體的生產管理方面,也許我們還是缺乏德國和日本人的那種精雕細琢的精神和做事風格,整體的可靠性雖然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,但是對比德國和日本的變頻器,也許耐用性上還是沒有做到非常完美的。如果說人家的能做到3-5年出一次故障,我們只能做到1-2年出一次故障,如果可靠性完全達到了德日這些牌子的水平,也許國產變頻器的市場占有率會進一步提升。
品牌形象定位
雖然不是說國內的用戶都崇洋媚外,但是國貨的形象一直不是那么理想是事實,國產變頻器從仿冒進口變頻器開始,一直給人感覺是山寨的形象,并沒有從技術算法上或者硬件原理上突破了自己什么東西,只能說是在人家后邊,突破了人家某種技術封鎖,做出來以往我們以往國內沒有的一些功能。
變頻器本身也要不斷進步,雖然看起來算法上是比較成熟了,但是很多細微方面,我們還是不清楚的,像矢量型的,基本依賴于早期華為開發出來的東西,而一些高精度場合,比如一些高速軋機控制系統,一些大功率的壓力機,對速度和扭矩的控制都非常高,一些的精細控制,國產的變頻器,依然比不上進口牌子的變頻器。